都江堰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打车软件烧钱容易熄火难!差异化路线成共赢首选

向下

打车软件烧钱容易熄火难!差异化路线成共赢首选 Empty 打车软件烧钱容易熄火难!差异化路线成共赢首选

帖子  家在新宾 周日 二月 16, 2014 3:01 pm

  打车软件烧钱容易熄火难!差异化路线成共赢首选 17446210220140216191310089

  从的哥口风得知快的打车优惠3月结束,滴滴打车2月结束。但此后消息称优惠还将继续,但大家都知道不会一直这样下去,至于谁先停手,腾讯和阿里都没有给出明确答复。
  打车烧钱模式结束没那么简单!
  嘀嘀打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何时结束主要看市场情况。支付宝则表示要看用户接受程度和意愿来决定。也就是说在没有决出胜负之前,打车软件之间的“烧钱大战”不会结束。
  其实在此之前,官方也有自己的叫车电话,但是一直没有推广开来,腾讯和阿里砸钱将打车事业推上一个高度,这也帮了官方一个忙,在二位大佬激战正酣时,官方也有自己的打算。
  以南京为例,近日南京市客管处正在梳理征询到的意见,迅速完成相关软件、人员的准备工作。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将在6月份推出一个由第三方监督的“官方版”打车软件。这款官方软件不仅对违约双方都有约束,还会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对违约驾驶员进行惩戒。官方介入以后,这场烧钱大战就更难结束了。
  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,快的打车在国内市场份额为41.8%,嘀嘀打车为39.2%,第三位的摇摇招车市场份额仅为9%。如果照此僵持不下,加上官方打车的介入,一个相对静止的市场格局应该是5:3:1:1,也就是说,此时大局已定,激战结束。
  烧钱大战结束后发展难料
  普遍说法是,巨头们“烧钱”的玩法结束后,市场也成熟得差不多了,移动支付用户习惯也形成得差不多了。到时候,大家都在用打车软件,你不用就得出局。事实果真如此吗?习惯是可以改变的,但乘客和司机真正的诉求却是从来不变的。
  以市里跑车的张师傅为例,同时安装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,两个软件每天额度都领全的话,一天光软件返现就有 100多块。如果补贴优惠取消,道上的招手的都顾不过来。用打车软件还得来回绕路等人接人嫌麻烦,肯定不用打车软件了。调查显示持老张这样态度的的哥占了很大一部分。当然,表示将继续使用软件的也有一部分。毕竟打车软件在客源稀少的时段和地区优势明显,能大大降低空驶率。
  最开始打车软件的口就是从的哥做起来,如果使用打车软件的哥少了,乘客打不到车,或打车的时间太长,必然会逐渐放弃打车软件,如此恶性循环,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也难免会落到官方叫车电话一样的结局,悄悄被踢出市场。
  还有一种结局就是,乘客叫不到车,会考虑加小费的问题,尤其是在出租车高峰时段,出租车司机则可根据线路、是否有小费等选择接受订单,这种拼小费竞价打车的模式引就是变相涨价,并使行业监管出现“灰色地带”。
  补贴模式下,的哥都奔着补贴去了。补贴模式取消,的哥更可能奔着小费去了。不管怎么说,打车软件在方便乘客司机的表象下,也隐性破坏了这个行业的规则。
  目前国内手机打车软件至少有40家已经死亡。依赖于雄厚背景,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才能崭露头角。打车软件一旦放弃优惠返现,能否持续发展很难预料。但显然已经砸了巨款的腾讯和阿里不会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。官方也不会放着蛋糕任人宰割。最终结局要么是三败俱伤,要么是三方受益。
  两强相争,共赢才是王道!
  目前来看,乘客对打车软件也没太高的忠诚度。乘客们决定安装使用哪款打车软件,更多地取决于哪一款打车软件“返钱”或“抽奖”力度更大。而几乎所有的司机都觉得两家的产品在使用时没感到大的区别,两个软件都安装,是为从两家都赚补贴。现阶段各家要拼的还是看谁能圈到更多用户,而这考验的是谁的资金更足,谁的执行力和推广力更强。
  打车软件的最大阻碍是人们早已形成的路边招手打车习惯,如何使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接受并习惯软件打车这种新型生活方式,需要软件厂商在服务上寻求创新,而不是想方设法把对手“干掉”。
  从许多新型热门行业的发展路径来看,经过了初期的火爆后,差异化经营是接下来发展的方向,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持续稳定发展,最终做到两强共赢。
  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如何走差异化路线?
  实际上,为了增加产品的差异化,快的打车已经在经营模式上开始做出改变。日前,快的打车与“大黄蜂”在上海联合宣布推出“商务专车”服务,即商务专车+出租车综合出行模式。用户简单操作几个步骤,即可在四种车型里选择下单。系统后台会将用户的碎片化需求通过数据分析,短短数十秒内根据时间、地点匹配订单。这种出行模式既增加了高峰段的运能供给,又根据用户的不同出行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,“快的”与“大黄蜂”对汽车租赁市场的切入,似乎打破了打车软件纯靠输血而活的僵局。
  腾讯又该如何?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规模,打车软件可以作为O2O的入口,向其他服务拓展寻求盈利模式,围绕打车用户做精准营销,向用户推送打车目的地的生活服务信息,如餐饮、娱乐、交通、生活等,发掘用户潜在消费需求。这也是其差异化竞争路线的上上之策。
  打车服务,他真正的价值就是连接导航软件和本地生活服务的那根纽带。同时也是构建生态系统,汇聚流量入口、用户和数据等,为移动支付业务打下基础,也是大佬们全方位向本地生活服务渗透的开门砖。此举举足轻重。
  任何产品,最后比拼的还是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和口碑。急火不能攻心,打车市场需要长期培养,只有等到市场足够成熟了,用户量足够大,企业才能考虑盈利的问题。(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/文)

家在新宾

帖子数 : 1857
注册日期 : 13-09-02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